[本站讯] 近日,从人民网、齐鲁网、扬子晚报网等多家媒体获悉,在山东社科论坛—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研讨会召开之际,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教授就新时期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等问题接受了齐鲁网的独家专访。
徐教授认为,沂蒙精神具有与时俱进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它总是能深入历史,不断解决时代的问题。她谈到这次研讨会的主题的深层意蕴是沂蒙精神融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对沂蒙精神进行当代解读,是沂蒙精神融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前提。
谈到沂蒙精神的主要内容时,她指出,一般指的是耳熟能详的十六个字: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精神所包含的的是听党的话,一心一意跟党走,无私的支持革命等内容,充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主流。如流传至今的四个最后: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当军装,最后一床棉被铺担架,最后一个儿子送到战场,这是当时最动人的时代情愫,也是当时的时代最强音。在建设和改革年代,沂蒙精神包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等,也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徐教授指出,沂蒙精神的与时俱进性,突出表现在它总是能够深入历史的深处,解决时代的问题,体现历史的逻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正是因为沂蒙精神具有与时俱进性,使得沂蒙精神融入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具有了广阔的可能性空间。
相关链接:
【中国梦大家谈】山大教授徐艳玲畅谈新时期沂蒙精神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3/0415/1502266.shtml
(撰稿/邓海龙 责任编辑/孙世明)